中国少北武术欢迎您!
加入收藏|关于少北|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北风采 >> 文章详情

王吉庆的武术成长之路

王吉庆的武术成长之路

他是众多武术爱好者中的一员,以一腔热情勾勒自己的武术理想;他是众多武术坚持者中的一员,不论酷暑寒冬,都能见其训练的身影;他用奋斗不屈的毅力,谋划着自己的“武术之梦”,畅想着“策马江湖”,谱写着对武术的坚守。他,就是少北拳最年轻的传承者之一、少北全指委最年轻的副秘书长:王吉庆。

王吉庆,男,辽宁省大连市庄河人,自幼喜爱武术,上大学时与少北结缘,从此投入到对少北武术的训练和钻研之中,以少北为依托,为实现自己的“武术理想”不断努力着。

武术初识

王吉庆的父亲在边防派出所工作,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对功夫电影里的侠客充满向往,对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几位功夫巨星所拍的影片如数家珍,对影片中的武术招式动作异常痴迷,每当看到书中或电影中刀光剑影的武打场面,都激动不已,甚至经常模仿,想象着自己是一名“侠客”,面对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实践着自己的快意恩仇。

对武术的这一腔热情,王吉庆的父母看在眼里,在他小学三年级时,毅然将他转入庄河市华龙文武学校,在校期间从武术基本功练起,并学习规定拳、长拳、地躺拳等,从此,武术不再只是心中的一个梦,不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融化在身体和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武校的武术训练十分的辛苦,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开始早训,夏天还好,到了冬天,起床成为早训的大敌,“艰难地”从温暖的被窝出来,外面一片漆黑,寒冷的空气直入骨髓,伴着凌冽的寒风,体能训练便开始了,这是每天晨训的第一项,简单关节活动之后,开始越野长跑,学生在乡村的小路上跑步,武术教练骑着摩托车在后面跟着,大声喊着:“加速!加速!快点儿!”,具体跑了多远常常都记不清了,只感觉一直在跑,跑到刚买不久的训练鞋漏了脚趾,跑到衣服湿透,汗流浃背,双腿没了知觉,一开始真感觉是炼狱一般的折磨,连走路两腿都在打颤,但跑得久了就习惯了,甚至感觉身轻如燕,想象着自己是武侠小说中行侠仗义的剑客,飞檐走壁,仗剑天涯。

周一到周五的训练为早训和晚训,周六周日全天训练,基础训练之后就是套路的学习,训练过程很枯燥,也很辛苦,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练习,同龄的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他在武校里压腿、劈叉,一遍又一遍,放假回家后也曾经有过再不去练的念头。此时,爸爸妈妈的安慰和鼓舞是他最大的支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练好武术,就要从小就打好功底,内心对武术的执着和父母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始终相信厚积薄发。

在华龙文武学校期间,不仅功夫练得好,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练武术给其带来的坚韧性格也影响着他对学习的态度,遇到难题,死磕自己,直到解决,绝不轻言放弃;遇到学习短板,熬夜练习,只为查缺补漏,不让自己掉队,这都是武术给他带来的性格成长,这一坚韧的精神,帮助他闯过了中考、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渤海大学,与少北拳相遇,由恩师陈健先生带领,走进了真正的武术殿堂,遇到了一群武术知音,开启了足以影响一辈子的少北拳学习,开始由武术初识到武术精进迈进。

遇见少北

加入少北是大学中最令他骄傲的一件事,大学课余生活的全部几乎都在学习和练习少北拳,与师父、师叔、师兄弟一起学习切磋是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回忆起在渤大少北的日子,王吉庆总是显得特别兴奋,总有说不完的内容。

在加入少北之前,他就对大学武术社团充满期待,入学前就已经在校园网站、论坛上了解了渤海大学武术社团的情况,并对少北心仪已久,经过图书馆南门前,巧合之下遇到身穿表演服的李红岩师兄和孙桂枝师姐,又增加了自己对少北的向往,于是,社团招新时毅然报名参加,开启了少北学艺之旅。李红岩师兄便是他学习少北拳的领路人,从马步、猫功、摆腿、手七功,到阴八步、阳八步等,带他一步步学、一步步练,慢慢走进博大精深的少北拳。

让王吉庆真正领略到少北的博大精深是其恩师陈健先生。陈健先生曾是锦州铁路警官学校的狱审老师,精通法律,德艺双馨,在警界相当有威望,长期以来在锦州师范学院(现渤海大学)义务传播少北拳30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王吉庆迅速成长。加入少北之前,王吉庆对于武术的认识属于初级阶段,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而加入少北之后,不仅技术上有巨大提升,理论上更是有所突破,师父让他明白了武术的辩证哲学,让他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此时他才真正看到了武术的艺术性,越是了解少北武术的精神内核,对武术的敬畏之情越是浓厚,武术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事情,不是电影中行侠仗义的拉风表现,是真正值得一个人毕生追求的人生理想,是一座值得一个人毕生攀登的人生高峰。

陈健师父的教学方式与王吉庆之前在文武学校接受的“残酷式”武术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鼓励教育是师父的风格,这调动起了王吉庆更大的学习、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每天早晨能够跟师父练武,是最令他兴奋的事情。师父每天都会先带大家练习易筋经,边练习,边讲解。易筋经是一种强身之术,每日晨光熹微之时进行练习,会使人摆脱精神萎靡,筋肉衰惫,持之以恒,则日见有功。易筋经之后是基本功、短拳、长拳、器械等的学习和训练。

每日清晨同师父一起酣畅淋漓地训练,经常会忘了时间,这是一种真正的武术享受,不仅提升了他武术技能,训练间的休息同师父的聊天更是让他进一步体会少北拳的理论与精神,原来,少北不只有拳法,还有传统中医理论,还有更重要的武德,他对少北的热爱也与日俱增,希望有一天能够以“少北传承人”的姿态“行走江湖”。

2013年,王吉庆接任了渤海大学少北武术学会会长一职,与众多少北弟子一起努力,使少北成为当时渤海大学第一大社团,同年,渤大少北在他的带领下承办了第三届少北武术节,整个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展现出了少北的气势与底蕴。

大学期间的所有活动王吉庆均以“少北人”的姿态向外界展示自己,展示出了渤大少北的精神风貌——

卢俊生师叔在2012年带王吉庆参加了辽宁省传统武术交流大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在此次大赛上获得了一银一铜的成绩,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成绩,回学校后依然不放松训练,每天早晚训练将近4小时,不断精进自己的武术技艺,除了上课时间,几乎都在研习少北拳的相关视频和材料,加深对少北的理解,打磨自己的少北技艺,并在2013年的辽宁省传统武术交流大赛上获得了一金(摆莲腿)两银(器械和集体项目)的好成绩。

2013年3月,王吉庆有幸来到中国传统武术的发达之地——香港,在师母的陪同下,参加了第十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获得了一金(拳术)一银(器械)的好成绩,回校后,此事还登上了当时的《锦州日报》和《锦州晚报》,成为他武术学习道路上的又一巨大鼓励。

2013年5月,王吉庆与社团内成员组成少北武术表演团,参加了当年在锦州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让当时的锦州甚至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民众看到渤大少北的风貌,看到了现代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

2014年1月份,王吉庆受邀参加锦州电视台春晚,刀如猛虎,剑如飞凰,枪似游龙,在春晚的舞台上绽放着少北之美,展现着“铸剑当折剑,英雄我与君”的豪迈,不仅是王吉庆,更是每一位少北人的气质与能力,真心以加入少北为荣。

2014年4月,王吉庆有幸参加中国少北拳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表现优异,顺利毕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北教练员。

传承少北

光阴太瘦,指缝太宽,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如今,王吉庆已经大学毕业三年多了,毕业后虽然离开了渤大,但不等于离开了少北,仍然每天坚持训练,公园、广场都是他的训练场地,他深谙“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的道理,一日也不敢荒废,受师父影响,王吉庆也希望成为一名老师,可以传道受业,不仅是文化课,还有武术技艺,经过毕业这几年的努力,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老师,在学生家长中的口碑颇好,尽管工作忙碌,但他对于少北拳的执着与热爱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他定期带喜爱武术的小孩子们训练,学习少北拳,传承少北拳,王吉庆教得认真,小徒弟们学得用心。他还与几位师兄一起筹划组建了大连市少北武术研究会,并担任大连少北拳研究会的秘书长,与师兄弟一起让少北拳在大连地区生根发芽。

2015年10月,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大会选举,王吉庆荣幸担任了全指委副秘书长一职,他是少北全指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秘书长,同时他还兼任少北教练委员会主任。这是少北全体对他的肯定和信任,作为一个少北传承人,此番肯定,是对他最大的鼓励,在他心中是莫大的荣耀。

2016年10月,王吉庆带小徒弟王晓宇参加在葫芦岛举办的第四届少北武术节,晓宇拿到了“拳法”金牌,王吉庆的武术教学初见成效;此后,带小徒弟们连续参加两届大连市武术学会传统武术交流赛,取得优异成绩;2018年12月,参加大连市武术学会武术段前级考评,小徒弟们的少北武术技艺在各类展演和赛事中不断精进。近期,他还进入《少北宗师》剧组,有幸参与首部少北电影的演出,为传承少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10月,王吉庆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少北)努力着,整理理论材料,录制视频材料,因是一名少北的传承人而骄傲和自豪,传承少北的责任感又增添了一分。

除了日常的武术技能训练,王吉庆还看了大量与传统武术有关的书籍,经常翻阅《张荣时传》《少北武术纲要》等少北拳相关书籍,此外还有诸如《国术理论概要》《国术精华》《拳乘》《武术运动基本训练》《燕赵武术》《荆楚武术》等书籍,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比如对于“武术实战”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武术的技法主要源于古战场,是中国先辈经过长期实践、整理和总结的成果,流传至今仍被传承发扬自有其存在的意义。冷兵器时代以后,武术逐渐上升为一种艺术。1949年以后,国家体委给武术的定位是一项运动,更加注重其表演性、艺术性、观赏性。进入文明时代,人类逐步远离了战争,已经不需要杀戮,武术的实战性自然会消退。但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武艺高强的将领、豪侠。古有岳飞、戚继光、俞大猷著名将领,近有韩慕侠、王子平、大刀王五等民间豪侠。他们的事迹足以证明传统武术的实战性。

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我们的生活节奏也非常之快,忙碌于城市之间、高楼大厦之中的人们哪里有“用武之地”?哪有几个正真靠与人搏斗生存?更何况中国的武术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当今社会上打着传统武术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人不少,比如“太极大师”闫芳的“凌空劲”,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这种欺骗现象也是使传统武术受人质疑的重要原因。

个体的强弱,输赢说明不了哪门哪派的武术优劣。任何人都代表不了中国武术,就算是李小龙也代表不了咏春拳,他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个人长期刻苦修炼的成果。李小龙个人重视实战,他创立的截拳道融合的传统拳种也不止一个,他从自己研习的传统武术技术中提炼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技法,同时也吸收了国外一些技击技术的精华,再加上他反复的实战训练和超出常人的训练强度,能取得这样非凡的成果也是无可后非的,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实战价值。武术是以人为载体的一门技术,所以是强是弱取决于修炼的个体。

这都是王吉庆学习武术时的思考。他并不想耀武扬威,他始终告诫自己世界并不是那么快意恩仇,自己也不是那么强大,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纵心所欲、策马江湖,面对日常的生活,还是会妥协,会胆怯,会自私,但他骨子里仍然会透露着一股正义,一股武术人特有的侠气,他心里始终谨记“习武先习德”的少北箴言,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坚守的,什么是应当尊敬的。即使自己暂时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至少不会嘲笑那些勇敢无畏的人傻;即使自己不敢去做,至少会在心里默默为那些正直而无私的人鼓掌。

什么是是非,什么是善恶,什么是良知,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操守,这是少北武术在他心里埋下的种子,它慢慢地生根发芽,守护着王吉庆的内心。但他深知,想要像师父一样全面地继承少北技艺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少北传人必须静下心来认清自己,不断打磨自己。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联系我们

电话:   手机:18842969555   邮箱:355041811@qq.com

中国少北拳官方网站  地址:中国-葫芦岛

Copyright© 200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公网安备21140202000008号
访问
2
4
0
9
9
8
6